伤寒研读

《伤寒论》语译(一)

任应秋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语译()

[编者按] 此文于《新中医药》杂志第七卷第一期始连载,计十四讲,似未结束,特此说明。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

机体开始抵抗疾病的初期,便叫做“太阳”。太与大同义,作“初”字解(见《礼·文王世子》),《释名》云:“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是阳字的本义,便有亢奋的意思。所以机体亢奋,反映出初期抵抗疾病的证候群,便是“太阳病”。仲景临床最注重辨识每一疾病的病变、脉搏、治疗等这不可分割的整个体系,因而在他的著作里,每篇的开端,都以“辨病脉证并治”作题目。疾病在“太阳期”的变化很大,讨论的内容当然多,所以把它分做上、中、下三篇来叙述,这是上篇。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音义】强,其两切,强上声。恶,乌故切,去声,以下恶风、恶寒字均同。

【句释】脉浮。脉管充血,轻按即觉察到脉搏的波动,便是浮脉。头部和项部运动不自然,强直而痛,是为头项强痛,由于充血刺激中枢神经的反射性感觉。恶寒,一般叫做“作惊寒”,为兴奋性冲动,经血管运动神经,传递给皮肤血管壁,引起血管腔的狭窄贫血而造成,常为发热初期的感觉。所以下面第三条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串解】柯韵伯说:“太阳主表,故表证表脉,独太阳得其全,如脉浮为在表,头项主一身之表,恶寒为病在表,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证。”即是说机体在抗病的初期(太阳),首先唤起循环系统兴奋性的冲动(主表),如脉浮,头项强痛等,无一不由血循环的兴奋性(表症表脉)而来,甚且在发热的初期(病在表),常常会发生恶寒的感觉。所以陆渊雷说:“恶寒既常与发热俱,且伤寒以发热为主证,则知经文恶寒二字,即暗含发热在内。”

【语译】疾病之所以叫做“太阳”,是包括临床时诊察得“浮”性的脉搏,同时主诉有头痛、项强、恶寒等症状而言。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汗出”下有“而”字,“脉缓者”句作“其脉缓”,“为中风”句上没有“名”字。

【音义】中,直众切,读如仲,以下中风,中寒等字均同。喻嘉言云:“中字与伤字无别。”

【句释】发热,是温热调节有障碍,热产生比热放散占优势,所产生的体温升高。汗出,即是热升高后,汗腺扩张,不断地排汗。恶风的道理与恶寒同。脉缓,是脉搏浮缓,即脉搏的宽缓有神,为血管扩张,体温在持续放散,未至于高度充血的现象。中风,并不是脑溢血,就是一般所谓的伤风。

【串解】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两大类型,凡太阳病而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症状的,便叫做“中风”,柯韵伯云:“阳浮故热自发,阴弱故汗自出,中风恶风,类相感也,风性散漫,脉应其象,故浮而缓,若太阳初受病,便见如此脉症,即可定其名为中风。”这些症状之所以要叫做中风,就是古人见到风是流动的(风性散漫),比附到病人的出汗脉缓,也正如风的流动一般而来。

【语译】患“太阳病”,而有发热、出汗、恶风等症状,诊察其脉搏,又呈浮缓现象时,这便是“中风”(伤风)的证候。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校勘】成无己本“逆”作。“名为”作“名曰”。《玉函经》“脉”字上有“其”字。“俱紧”下无“者”字,“为伤寒”上无“名”字。

【句释】体痛,为汗腺闭止,发热汗不出,末梢神经受到酸刺激的反应。脉阴阳俱紧,柯韵伯云:“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即是说无论用轻重手法诊察脉搏,脉管壁都有紧张的现象,仍为浅层血管收缩的结果。伤寒,犹言感寒,既不同于书名“《伤寒论》”代表广泛热性病的伤寒,更不是肠热病的伤寒。

【串解】柯韵伯云:“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症,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中风因见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更恶寒矣。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因为有这一系列的寒象症状,便可认为是感寒的证。于此可知伤风感寒两证的分别,只是机体不同的反应症状,并不是致病因子的有所悬殊。为什么把这些症状叫做伤寒呢?古人以寒属冬,冬主敛藏,发热恶寒无汗,皮肤紧缩,好像冬令的寒冷敛藏一样,所以叫做伤寒,这名称仍然是对事物的比附得来的。

【语译】所患的“太阳病”,姑无论已经发热,或者还没有发热,只要是有恶寒,身体疼痛,甚或呕吐等症状,而脉搏呈现紧张状态时,这便是“伤寒”(感寒)的主要证候。

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校勘】“躁”,成无己本作“燥”。“躁烦”上,《玉函经》无“若”字。“为传也”句,作“乃为传”。

【音义】颇,略也。若,作或字解。数,所六切,读如缩,以下脉数,小便数等字均同。

【句释】伤寒,这是书名,《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的。受之,犹言受病。脉若静,即病变较轻,脉搏安静如常,没有变动。传,即传变,就是病理的变化。颇欲吐,为胃神经受到刺激的反射现象。躁烦,是脑神经受刺激,所呈显的不安状态。脉数急,即是脉搏的至数加快了。

【串解】方有执云:“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序也,大要譬如计程,非计日以限病之谓。”柯韵伯云:“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脉静证亦静,无呕逆烦躁可知,正此不传之谓也。若受寒之日,颇有吐意,呕逆之机见矣。若见烦躁,阳气重可知矣,脉数急,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因此,伤寒一日,即是伤寒初期,初期即太阳期,所以叫做太阳受之。如这时脉搏安静,可能病变不会演变严重,假设有躁烦欲吐等现象,而脉搏亦加快了,这说明病势不轻,机体抵抗力也会不断地加强而演变下去。

【语译】伤寒病开始的时候,适当太阳初期,这时如脉搏安静,是疾病不会演变严重的象征,假使有欲吐,躁烦等现象,脉搏至数又加快而数急了,这说明疾病和机体抵抗力都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着。

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句释】伤寒,同前条。阳明证,是指以下一八○条,一八六条,一八二条,二一二条,二二四条等的症状而言。少阳证主要是指以下九六、二六三、二六六几条的症状。二三日是概括之词,《医宗金鉴》之“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最为不通,所以方有执说:“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蒙龙拘拘,数日以论经,则去道远矣”。

【串解】方有执云:“不传有二: 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亦不解,则始终太阳者有之。”这说明病的变化是极不一致的,既不能以日数限制它,也不可能凭空臆测它未来的传变,所以要是某些“证不见”,才能确定它“为不传”。因为“见证”才是真凭实据。

【语译】患伤寒病已到了两三天以上,既没有出现“阳明”症状,也没有出现“少阳”症状,一直还是在初期的“太阳”阶段停顿着,是这病不会有严重演变的象征。

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校勘】《玉函经》“恶寒”下无“者”字。从“若发汗已”句起,成无己本析为另条。“名风温”句。成无己本作“名曰风温”。“息”字上无“鼻”字。《玉函经》“被下者”作“下之”,“被火”下无“者”字,“发黄”下无“色”字。“”作“掣纵发作”,成无己本作“”。“若火熏之”句,《玉函经》作“复以火熏之”。

【音义】鼾,呵安切,音顸,卧息也,鼻声为鼾。溲,音搜,小便也。,音掣,同。,音纵,,是小儿惊风病,乍掣乍纵,抽搐不安的状态。引, 延长也。促,迫也,近也。

【句释】灼热,方有执云:“热转加甚也。”脉阴阳俱浮,和第三条“脉阴阳俱紧”句同。体温升高,肌肉弛缓,脊神经疲乏,便见“身重”;脑神经疲乏,因而“多眠睡”。热太高了,营养消耗过甚,氧气不够,肺呼吸增加,所以“鼻息必鼾”。舌咽神经疲乏,便“语言难出”,也就是患者感觉说话吃力,不想多讲话。小便不利,并不是小便不通,而是神经疲乏,不能完全随意的意思。直视,是由眼运动神经的失常,仍为高热的刺激所引起。失溲,乃因于误下,而使膀胱括约肌麻痹,尿道的知觉消失的原故。火,是古人治病方法之一,如“烧地卧炭”“烧瓦熨背”等类的方法都是。继续不断地加以高热,可能使血细胞破坏,色素溢于肤表,而成为溶血性黄疸,故微发黄色。惊痫,为脑神经症状,古时小儿称惊,大人曰痫,,即抽搐,也就是痉挛。

【串解】柯韵伯云:“太阳病而渴,是兼少阴矣,然太少两感者,必恶寒而且烦满,今不烦满,则不涉少阴,反不恶寒,则非伤寒,而为温病矣,温病内外皆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之恶寒发热也。”又说:“发热者,病为在表,法当汗解,然不恶寒,则非麻黄桂枝所宜矣,风与温相搏,发汗不如法,风去而热反炽,灼热者,两阳相熏灼,转属阳明之兆也。”是温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不恶寒,再加上出汗,便叫风温,与发热、恶风、出汗,叫做中风,同一意义,仍以风的流动性,比附于出汗的现象的原故,并不是真有“风与温相搏”。无论温病和风温,都为高热病,所以用轻重手法诊察脉搏,都有充血的浮象,由于高热不断的刺激,影响于脊神经则身重,影响于脑神经则多眠睡,影响于呼吸道则鼻息必鼾,影响于舌咽神经则语言难出。已经高热出了很多汗,不能再用夺取水分的下法,以致动眼神经失掉营养而直视,小便不正常而失溲。已经高热,再不能用高热的“火法”刺激它,以致有发黄和惊痫等的演变。

【语译】患太阳病,发高热,口渴,并不恶寒,这是温病的症状。如经过发汗,出了汗热反而升高了,这是风温坏证。风温的主要症状是: 脉搏浮大,出汗、周身有沉重的感觉,没有精神,喜欢睡眠,呼吸迫促,鼻腔时作鼾声,不爱说话。这时在治疗上假如错用了泻下剂,便会引起小便的不正常,甚至遗尿,两眼直视;假如错用了“火法”,轻的可能发现黄疸,严重的还会引起惊痫般的脑症状发作,时而痉挛抽搐;假如更错误地用“熏法”刺激它,即或是偶然用过一次,也会影响机体,延误病程;万一是一而再的错误治疗,就会促使患者发生性命的危险了。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病”字上均有“夫”字。两“热”字下都有“而”字。“无热”作“不热”。“阳”“阴”两字下都有“者”字,成无己本同。

【句释】发热恶寒,多为阳性病,是机体抗力还能抵抗疾病的时期,这叫做“发于阳”;无热恶寒,多为阴性病,是心脏衰弱,体温低落的时期,这叫做“发于阴”。“七日愈”“六日愈”,成无己、柯韵伯都附会于“水火”玄说,并非临床事实,不可强从。

【串解】成无己云:“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成氏所谓的“寒伤阳”“寒伤阴”,即是受病则一,而个别机体反应的病变不同,有的为阳性反应,有的为阴性反应,并不是真有“寒”在“伤阳”“伤阴”。外台秘要云:“王叔和曰,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庞安时总病论亦同,并没有“七日愈,六日愈”等字,是“七日愈,六日愈,阳数七,阴数六”等等说法,可能是后来迷信运气之流所涂改的。

【语译】凡对一般病理变化的观察,发热恶寒的,属于阳性,不发热恶寒的,属于阴性。阳性病的愈期,往往在七天左右(?),阴性病的愈期,往往在六天(?)左右,这是因为七数属阳,六数数阴(?)的原故。

8.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无“以行”两字,“尽”字并作“竟”。

【句释】头痛,陆渊雷说:“太阳病不传者,至六七日,头痛项强,恶寒发热,皆以渐自退,独举头痛者,省文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说明病变始终羁留在太阳这一时期,没有恶化,到了一个星期以上,机体抗力战胜了疾病,便自然好转。其经,即指太阳经。欲作再经,为病机再作演变的倾向。针足阳明,从庞安时起,一般注家均指足三里经穴,《天星秘诀》云:“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三里先后看”,太阳期病不解,如已发现阳明期的症状时,自然可针足三里,如没有阳明症状,便没有选择针刺足三里经穴的标准了。

【串解】柯韵伯云:“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柯说颇合理,可以解释迷信传经的疑惑了。

【语译】太阳病的头痛项强等证,到了一周以上,便逐渐好转了,这是在病变过程中,抵抗力战胜了疾病的原故。假如继续发高热,而有演变成“阳明经”的症状时,可以针刺足三里阳明经穴,协助抗力,阻止病机的演变,而归于治愈。

9. 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至”字作“尽”,没有“上”字。

【串解】成无己云:“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已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主于昼,阴主于夜。”但这不是临床事实,无所征验,因此,以下各篇的“欲解”条文,都不释不解。

10.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句释】风家,即指太阳中风病的患者。表,一般指太阳病而言,因太阳病系机体抗力亢盛于肌表,有驱除疾病从外表而出的趋势,所以称为表证,以后所有的表证,都含有这个意义。了了,是了然轻快的意思,《巢氏诸病源候论》云:“了者,是瑟然病解,神明了然之状也”(寒食散发候)。十二日,柯韵伯云:“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是十二日系指整个病程,并不是表解后还延迁了十二天。

【串解】方有执说:“中风之病,外证俱罢,大势已除,余邪未尽,犹未复初也,十二日,经尽之时也,言至此时,则余邪当悉去,而初当复也,盖晓人当静养以待,勿多事反扰之意。”方氏之说极允当,惟十二日,还是不能用机械的看法去解释它,病人体力好,几天就可以复元,如体力差,或许十二天以后还是不能复元,决不能一律,十二日,仅是一个概计数字。

【语译】患太阳中风病,经过几天,表证已经解除了,即或还有点感觉不太舒适,也用不着服药,不过再经过几天的休养,就会好的。

11.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校勘】成无己本“得”字下有“近”字。

【句释】皮肤,指外表而言,不一定即是指皮肤的组织;骨髓,指内在而言,不一定就指骨骼里的骨髓。即是说,皮肤为表,骨髓为里。所以成无己云:“皮肤言浅,骨髓言里,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表热里寒,为虚性兴奋,表寒里热,是循环障碍,热结在里面,而体温不得外达的原故。

【串解】程应旄云:“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真不可得见,而标假易惑,故直从欲不欲断之,情则无假也,不言表里,言皮肤骨髓者,极其浅深,分言之也。”寒热,是辨证的关键,而寒热的真假,尤其是辨证的关键。三百一十七条云:“少阴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吐,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就是表热里寒,真寒假热,因而要用附子、干姜、炙甘草等组合的强心剂。三百五十条云:“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就是表寒里热,真热假寒,所以要用石膏、知母等等的清热剂。

【语译】病人虽然发着高热,但他还想多穿几件衣服,这是表面有热,里面为寒的真寒假热证;假如病人虽然相当的畏冷,但他却穿不住多的衣服,这是表面为寒,里面有热的真热假寒证。

以上十一条辨论太阳病的纲领和认识寒热证候的概要。

表一: 《伤寒论》111条简解。一

解一、 太阳病纲领性质: 表证。()

脉症脉象: 浮。()

症状: 头痛、项强、恶寒。()

辨证中风脉象: 浮缓。()

症状: 头痛、项强、发热、出汗、

恶风。()

伤寒脉象: 浮紧。()

症状: 头痛、项强、发热、无汗、恶寒、

体痛、呕逆。()

温病: 症状: 头痛、项强、发热、口渴、

不恶寒。()

风温脉象: 浮。()

症状: 头痛、项强、发热、出汗、身重、

鼻息鼾、难言语。()

治疗四禁: 禁汗、禁下、禁火、

禁熏。()

病机不传变。(四、五)

传变。()

传变的预测: 少阳病、阳明病等。()

二、 辨识寒热的大要1. 阳性病: 发热恶寒。()

2. 阴性病: 无热恶寒。()

3. 表寒里热: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

4. 表热里寒: 身大热、反欲得衣。()注: 括弧里的数目字,即条文的序号,便于查对。

 

任应秋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