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研读

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一)

欧阳锜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一)

《内经》是一部比较成熟的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原则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理论虽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但许多带根本性的医学观点,仍然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虽然篇幅浩繁,文理深奥,但其中心思想,都是围绕着如何保持人体动态平衡的问题。这一思想并贯串在《内经》全书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等方面。兹引证《内经》有关原文,分别阐述如下:

 一、 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虽然是古代哲学中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渗透到医学之后,便成为具有医学特点的理论原则。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突出地说明了人体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性。这种平衡理论,是指一种动的相对的平衡,与哲学上的机械平衡论是不同的。要保持人体相对平衡,首先就必须明确人体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要保持动的平衡,就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动态平衡,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动的过程中,当然会引起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包括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些理论,《内经》已有较为完备的叙述。如:

人体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内经》所谓“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等皆是。事物之分为阴阳属性是相当普遍的,如“男女”“气血”可以分阴阳,“左右”为阴阳之通路,“水火”为阴阳之兆征,都是从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来区分为阴阳的。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人体一切生理病理变化,所以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人体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内经》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了人体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保持正常的相互依存关系,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人也是在永恒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平衡的。“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簿,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说明人体的运动变化是永恒不息的,而升降出入则是阴阳运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变化的过程是:“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变化的结果,出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质量互变现象,就是所谓物极则反之理。临床上对阴证转阳,阳证转阴两证的认识,也就是根据这种理论分析出来的。

为了阐明人与自然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内经》运用五行“五位相合”的类比方法,把“在天”、“在地”、“在人”的纷纭万象结合起来。并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规律,推论其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主要还是说明如何保持人体动态平衡的问题。

人与自然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五位相合:“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其他四行从略)生,是相互联系的意思,通过五位相合的普遍联系,可以联系到五方、五气、五味、五脏、五体、五色、五音、五声、五变、五志等各个方面。所谓“道生智、玄生神”,就是人类认识了自然界普遍联系的道理,产生了知识(包括医学知识),并把其中奥妙的道理加以推演,进而把自然变化与人类变化联系起来。

人体各方面彼此间的平衡协调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随之”,就是指人体的自我调节,也就是人的适应本能。人体某一方面有所偏胜,通过这种自身调节能相互抵消,就可恢复平衡,所以说:“胜至则复”,“衰乃止耳”。但是人体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所以“复已而胜,不复则害”。这就充分说明了五位的平衡协调,是指一种动的相对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发生病变,“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所以,临床上出现相克、反克的病变现象,都可根据生克乘侮的理论分析判断其病属于何脏及与何腑有关,从而采取有效的平衡协调。一般的方法是:“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承,就是制约的意思,制约,也就是平衡协调的手段。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就是说某一脏气偏亢,通过平衡协调,就可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五脏病的传变,可以传受于我所生之脏,“受气于其所生”;也可传之于我所克之脏,“传之于其所胜”;病势中止是取得生我的母气之助,“气舍于其所生”;本脏既病又受他脏克制,故“死于其所不胜”。医者的责任,就在于能观察分析病人五脏阴阳的盈虚消长情况,及时采取平衡协调的方法,以免发展传变为逆行之死症。

如上所述,可以充分看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平衡理论,也就是《内经》的理论基础。

二、 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包括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分工合作及功能与物质的生化关系等内容。

脏腑的生理功能是有明确分工的,前人认为脏腑的分工就是各个脏腑的职守,并把各个脏腑比喻为封建制度下的官职。如心称为“君主之官”,肺称为“相傅之官”,肝称为“将军之官”,胆称为“中正之官”,膻中称为“臣使之官”,脾胃称为“仓廪之官”,大肠称为“传导之官”,小肠称为“受盛之官”,肾称为“作强之官”,三焦称为“决渎之官”,膀胱称为“州都之官”。把脏腑比喻为官职,并以此赅括各腑的生理功能,实属言简意赅。所以各脏功能失常,又称为“失职”。脏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才能保持整体的平衡协调。

人体经络的作用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其循行规律是阴升阳降,阳经行外,阴经行内,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其循行程序是:“气从太阴(肺)出→注手阳明(大肠)→上行注足阳明(胃)→与太阴(脾)合→注心中→合手太阳(小肠)→合足太阳(膀胱)→注足少阴(肾)→注心外→合手少阳(三焦)→注胆→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人体只有保持“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才能维护阴阳升降出入运动的正常状态。

人体内脏根据各自的性能不同,又分为脏腑两大类。“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藏于阴而象于地也”。因为五脏都需要饮食的精微不断供应,才能保持各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好像土地需要不断地灌溉才能生育万物一样。“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其气象天”。因为饮食经过腐熟、转输之后,必须排泄糟粕,人不可一日不进饮食,也不可不排泄糟粕,故传化物就好像天体的运行不息。《内经》谓“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就是指藏精气的具体内容;所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就是指传化物的具体内容。只有不断藏精气,才能保持正常的精气上升;也只有按时传化物,才能使浊气下降。后世医家所谓“升清降浊”,也是与脏腑藏泻功能有关的,《内经》明显指出脾胃为实现脏腑藏泻功能的重要脏器。李东垣的脾胃为清浊升降枢纽的理论,即基于此。脏腑藏泻功能失常,脾胃清浊升降紊乱,临床上常出现清阳下陷,浊阴上逆的病理变态。属于清阳下陷者,治疗当补气升阳,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属于浊阴上逆者,治疗当除痰降浊,以温胆汤为主方。这种升清、降浊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调节人体上下的阴阳平衡。

中医所谓“气化”、“化生”,就是指各脏生理功能与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人体原始动力藏于肾,称为真气。真气需要后天饮食精微不断供养,肾有所贮藏,才能濡养各脏,才能保持各脏功能的正常活动。“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就是指真气与五脏之气的相互化生关系。人体营养物质靠后天饮食供应,靠脾胃的腐熟、转输功能,所以脾胃也是功能与物质转化的关键脏器。“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是指饮食经过脾的运化功能转化为精微的营养物质以充实形体脏腑的过程,只有营养物质不断供应,才能保持各脏的功能活动,当然也包括脾的运化功能活动。

饮食精微化生营卫、气血、津液,营运全身。营为水谷之精气,能入于脉,“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为水谷之悍气,不能入脉,“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积于胸中之气称为宗气,“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血亦由中焦取汁变化而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津液虽多互称,亦有区别,“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可见营卫、气血、津液都来源于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微,只不过因形质、输布的部位及作用不同而异其名。正由于脾胃是功能与物质转化的关键脏器,因脾的运化失职,气血化生之源不足,产生心脾两虚之证,常用方如归脾养心汤、人参养营汤之类,除补益气血外,都注意到抓住补脾这一环节。正由于营卫、气血、津液的作用有不同,发生病变,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如“营气顺行,卫气逆行”,称为营卫和谐。风邪外感,证见自汗,肢节痛,恶风发热,称为营卫不和。桂枝汤用姜、桂、芍,二散一敛,枣、草补脾和中,故称调和营卫之方。宗气由于上走息道,下注气街,故发为咳喘胸痹诸证,宽膈降气不效,则当补肾纳气。血、津、液三者虽皆属阴,如这些方面有所亏损,因血虚而两目昏暗,手足活动不利,则当以四物汤养血为主;因津伤而舌燥喉干,枯燥无汗,则当以养胃汤生津为主;因液亏精少,头晕脑鸣,下肢酸软痿废,则当以六味、虎潜之类补液生精为主。调补之法各有所不同,也是根据阴阳偏虚和虚损程度不同来决定的。

 

 

 

 

 

欧阳锜论临证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