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验方

慢证喉蛾方

耿鉴庭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慢证喉蛾方

一、 山豆金莲汤

又名限蛾汤,寓有虽不能消除,亦可限制其发作之意。

【主治】喉蛾一侧或两侧,僵肿不消,时有疼痛或常常急性发作者,于平时无表症时,常服此方有益,不能摘除扁桃体之患者,亦宜服之。

【药物】山豆根4克,金莲花9克,马勃5克,浙贝母10克,甘草4克,玄参10克,橄榄12克,陈萝卜英12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稍凉,徐徐服下,6小时后,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山豆根为主,泄热消肿,金莲花、马勃为辅,协助山豆根清肺消肿,浙贝母、甘草为佐,润肺清咽散肿,且甘能制山豆根及玄参之苦;玄参、橄榄、陈萝卜英为使,可收清利咽喉、消毒、化痰之效。综观全方,有降浮火,清浮热,消僵肿之功,喉蛾患者,常服有益,并可减少发作。

【加减法】内热重者,可加雪里青;阳浮于上者,加牛膝以引热下行;痰象重者,加桔梗、山慈姑;有血郁现象者,可加紫荆皮;红肿重者加金果榄;若服五六剂后,证状未见变动者可加迎春柳叶2克(按: 《卫生易简方》谓本品可治肿毒)。本方因苦寒药较多,若服后胃失冲和者,可加橘皮;若体质虚弱者,可加鲜赤首乌;若项外焮肿,可加夏枯草、郁金之类。

按: 此方与荆公消毒汤之区别,主要在于急性与慢性之分,荆公清毒汤主治急性发作有寒热者,此方则治慢性而呈僵肿者,故药味不太雷同。

二、 凉血清气限蛾退热汤

【主治】体虚儿童,喉蛾频频发作,有时高热,但长期有断续低烧,往往不过半度,舌绛少苔、脉数,肌瘦,观其外形,呈质弱不健康现象者。

【药物】软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粉丹皮6克,肥知母6克,甘草节5克,金莲花9克,紫草6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如法煎汤煎至200毫升,并服二煎,频服。

【方解】此方以白薇、地骨皮为主,分别清血分与气分之虚热;丹皮、知母为辅,协助主药,发挥持久作用;金莲花、甘草为佐,清咽、消肿、解毒,并协调诸药;紫草为使,增强全方之凉血、活血作用。须常服,可达热净身凉,清咽康复体力之目的。

【加减法】咽干舌燥,可加元参、麦冬;呈肺燥现象,微有干咳者,可加天冬;间有鼻腔、牙龈出血者,可择加生地、茅根、仙鹤草、翻白草之类;低热久久不退,可加鳖甲;体虚乏力,可酌加玉竹、黄精之类;若久而体弱无力,甚至关节酸疼可加秦艽、归须;饮食欠香,可加谷芽、鲜稻叶、山药;心烦者,可加栀子;睡眠不安,加朱染灯芯、萱草叶。

同时,常饮鸭汤,吃鸭肉,并以枸杞叶作汤,代菜汤用。

三、 双莲粉贝汤

【主治】莲房乳蛾(即干酪性慢性扁桃体炎之形若莲房者)喉蛾部分,有如豆腐渣物质,嵌于小窠内,粒粒如莲房,挤之可出,不易挤净,挤去往往复生,但不大痛,无寒热,仅间有口臭及微痛,以此方治之,再间用吹药,可促使其排除尽净。若急性发作,兼有发热与红肿,用此方则不相宜。喉痈溃后,显阴虚现象者,亦可用之。

【药物】旱莲草10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桔梗6克,鲜赤首乌12克,赤芍6克,甘草4克,木莲(打碎)8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稍凉,徐徐服下,6小时后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旱莲草为主,旨在益阴、排脓;花粉、贝母、桔梗为辅,协助主药排脓去垢(查桔梗除清咽之外,更能排脓,故金匮之排脓散、排脓汤中均用之,此方既有排脓散之芍药、桔梗,又有排脓汤之桔梗、甘草,更有三物白散中之贝母、桔梗,与诸物相伍而用,排脓去垢之作用颇确);赤首乌、赤芍、甘草为佐,补阴凉血,解毒防腐;木莲(即薛荔果实)为使,随同诸药,发挥其消肿祛毒作用。

【加减法】若数服未效者,可加露蜂房;若再兼诸种出血或患处有血迹者,可加翻白草及茶篓内之箬叶等。

四、 石蟹蚕衣汤

【主治】珍珠喉蛾(即在喉蛾上起若干硬白或带黄色颗粒,形如珍珠,较为坚硬,且较牢固,不太疼痛,短期内不易脱落)并伴有咽干、耳鸣、咽中气秽等症,以此汤随症加减服之。并依程度不同,分别选用破棺丹,硵砂破蛾散,推云散等作处治,可以使之速退。

按: 中医喉科书中以珍珠作病名者甚多,包括口疮,疱疹性口炎、咽炎以及一些圆形小溃疡等等。此方所治者,即近代所谓之“咽部角化症”也。

【药物】石蟹6克(磨汁用),蚕衣2克,败龟板10克,知母6克,黄柏6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归须6克,甘草4克。

【用法】先以天落水(用雪水尤好)400毫升,将磨石蟹与龟板同煎2030分钟,以细布滤去渣与余药再同煎至200毫升服。二煎之前,将药渣槌捣1次,加水250毫升煎沸,用细布挤出药汁服之。

【方解】此方以石蟹(即古代之螃蟹化石《圣济总录》用以治喉,可磨汁内服与外涂。)为主,清咽解毒去珠;蚕衣、龟板为辅,协助石蟹补阴清咽而使珠退,蚕衣,即蚕子出蚕后之空壳,或蚕眠后脱下之外皮,均可用。以其能去瞖,故又能退珠,李时珍曾谓其治喉。又《圣惠方》曾用龟板治“口吻生疮”。朱丹溪谓其“乃阴中至阴之物”。余家经验,顽固之外症,用此往往能打开僵局;知母、黄柏为佐,清肺热,泻肾火,具釜底抽薪之功;知母且能去喉中腥臭;生地、玄参、归须、甘草为使,旨在滋润,甘草兼有矫味之功,归须更能去旧生新。

按: 喉中之所以生珠,皆由于阴虚血燥使然,今以当归须与生地配合,补阴润燥之功甚强,故能有效。又此方即丹溪大补阴丸与滋阴降火汤之加减以补阴泻火治其本,以退珠治标,用之于珍珠蛾之患者,可促其从速好转。

【加减法】兼有肺燥咳嗽者,加天冬、贝母;虚火旺盛者加雪里青;耳鸣者加苦丁茶;珠欲落未落者加穿山甲,以山甲有钻透排逐之作用也;若珠欲脱落之际,创口发红微肿者,加连翘、赤芍之类,以消肿退红防腐。

五、 双鱼煮散

【主治】石蛾,即喉蛾之有结石者,与吹药同用,能使其较易排除。

【药物】磨鱼脑石8克,飞滑石10克,归须6克,甘草4克,桔梗6克,黄颡鱼颊骨10克。

【用法】鱼脑石研末备用,黄颡鱼颊骨焙研为末,其余四药亦研粗末,和入鱼脑石加水300毫升同煎,细布滤过服,二煎亦可用。

【方解】本方以鱼脑石为主,旨在排除结石;滑石为辅,协助排除结石;归须、甘草为佐,活血排垢,并调诸药;桔梗、黄颡鱼颊骨为使,引排石药直达病处,使其直接奏效,桔梗还具清利咽嗌之功。

按: 黄颡鱼,《本草纲目》引《普济方》谓其颊骨能治咽喉肿痛。用颊骨与鱼脑石,甘草、桔梗配合,以治石蛾,乃先外曾祖凤巢刘公于东台得来,鱼脑石能治结石得此颊骨作引,据谓,能使作用达于病处,然用之确曾生效,其增入滑石、归须等品乃后来依经验而补充。

【加减法】若石尚未脱,有出血现象者,可加翻白草、旱莲草、赤芍之类;若服药后胃觉不和者,可加陈皮、枳壳之类;若结石欲脱不脱,需动手术,可于前二日即加入黄芪,以预为补气,制乳香、没药末以定痛活血而通壅滞。

 

 

 

耿鉴庭论五官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