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验方

婴儿泄泻的治疗经验

董廷瑶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婴儿泄泻的治疗经验

婴儿泄泻,是指哺乳期的泄泻,在病机和处理上与幼儿有所不同,虽然有些病因病机可以相同,但是同中有异。譬如婴儿以乳为主,消化能力尚弱,若多食杂物,易致伤食泻;又婴儿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有的症情需与母亲联系起来考虑;再有婴儿体质娇嫩,病情变化迅速,寒热虚实之证常会错杂出现,临床必须细心辨证;还有泄久未愈,脾惫腹鼓,造成虚胀(肠麻痹症)者,常需给以外治之法,此又不可不知也。

一、 婴儿泄泻的一般分型

1.   伤食泻

伤食泻皆因喂养不当,乳食杂进,恣啖生冷,停积不消,而成泄泻。泻多酸臭,腹满胀痛,啼哭厌食,小溲泔浊,舌质红、苔黄腻或垢腻。治法消食导滞,保和丸为常用之方。

1. 7个月婴儿,腹泻2周,发热不退,曾用抗菌素和止泻剂未效。会诊中见婴儿体温较高,在38.539℃之间,舌苔垢腻,腹部胀硬,大便不畅,次多量少,小便短赤,烦躁不安。据此辨证为属实属热,内有积滞,乃用消积导滞之法。处方:

青皮6克,陈皮3克,枳壳4.5克,炒莱菔子9克,葛根6克,连翘9克,黄芩4.5克,炒神曲9克,大腹皮9克,通草3克。

药后第2天,患儿即泻下大量积滞的荠菜,随之热退腹软,泻止病愈。

按: 方中诸药用量多同成人,因嘱病家仅煎一汁,分二次服下,故实际用量只有一半左右。以下各例同此,不再注明。

2. 热泻

婴儿热泻多在夏秋之间,暑湿内扰,或冬春风温,热移大肠。症见发热或壮热,口渴溲赤,舌红苔黄。治以清热止泻,方可用四物香薷饮、益元散、葛根芩连汤、三石甘露饮等,湿重可加甘露消毒丹。

2. 施某某,男,10个月。发热泄泻,次数频多,小溲短赤,口渴泛恶,舌红苔黄,形神萎倦,睡时露睛。邪热重而夹湿,内扰中焦,升降失调。治宜清化分利。处方:

葛根6克,姜炒川连1.8克,条芩4.5克,赤苓9克,米泔浸茅术9克,猪苓6克,泽泻9克,藿香6克,木香2.4克。

服药二剂后即热和、溲长、泻止。二诊时原法出入,加党参6克。

按: 本例热重夹湿,属于协热下利,故以葛根芩连为主,合四苓同用,清热分利,药后即效。因有睡时露睛,体弱元虚,故加党参扶正调理而愈。

3. 寒泻

寒泻须分风寒与虚寒的不同。风寒因寒邪入侵,症见便利而臭气不重,小溲清长,舌质不红、苔白,脉多浮缓,或有身热咳嗽等表证。治宜疏解表邪,方有荆防败毒散、藿香正气散等,表解泻可自和。如小溲短者,则用五苓散分利,胃苓汤亦可酌用。脾虚寒泻,较为多见,张景岳云: “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景岳全书·小儿则》)症见面神慢,形体瘦弱,四肢不温,睡时露睛,口唇淡白,脉濡细或细弱,大便多不消化物。治当温运健脾,轻者钱氏益黄散或七味白术散;重者附子理中汤;呕吐者加丁香、伏龙肝,最后以异功散、参苓白术散收功。对于久泻而舌淡苔净、脾肾阳虚者,附子理中汤加肉桂主之,惟病久正虚,非数剂可愈。

3. 沈某某,男,8个月。泄泻经月,每天二三次,便中多不消化物,小溲清长,乳时作呕,舌淡苔薄,腹满按之尚软,是中寒久泄,法须温运。处方:

陈皮3克,青皮6克,丁香1.5克,炮姜1.8克,煨诃子9克,广木香2.4克,姜半夏9克,清甘草2.4克,炒麦芽9克。

服二剂后泄泻好转,胃口亦和,但仍脾虚中寒,上方去半夏加党参、焦白术各6克,续服五剂而愈。

按: 本例为脾土虚寒,虽泻1月,尚未严重,故以钱氏益黄散加味温运中焦获效。

又,每在暑湿内扰,或寒热夹杂之时,脾胃气滞,泻如暴注似水放射,腹痛胀气,有时呕吐,当此亟予纯阳正气丸2克化服,一天二次,连服2天,见效甚捷。

4. 岑某某,男,1岁。泄泻5天,如水放射,每天七八次,小溲尚通,腹软气滞,舌苔薄腻。为寒热互夹,单用纯阳正气丸2克化服,每天二次,2天即止,再以调理复元。

4. 虚泻

久泻脾虚肠滑,泻多滑利,稀薄不臭,有时自遗者,则用固涩法。因此时既无积可消,又无湿可利,而实脾温运法亦未能奏效。书云: 补可去弱,涩可去脱。大凡泻久元气未有不虚者,但补仅可治虚,未能固脱。仲景所谓“理中者,理中焦”,即是温补中焦并非能固摄下焦。滑脱之症,病在下焦,必须止涩,以肠胃之空非此不能填,肠垢已去,非此不能复其黏着之性也。我们常用的有石榴皮、龙骨、牡蛎、御米壳、五味子、乌梅、赤石脂等。但应用止涩法时,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舌洁;② 腹软;③ 溲通;④ 身无热。如此方为适宜。倘或虚中夹实,过早投以固涩之药,反会益疾。同时还要根据患儿情况,辨证施治,用不同的药物来配合。一般如阳虚者补阳,阴虚者滋阴,气虚者益气等,才能顺利收功。

5. 李某某,男,13个月。农村小儿,尚未断奶,饮食杂进,影响消运。初为积泻,治不及时,泄久不愈,纳呆厌食,缠绵月余,来沪求治。其泻利稀滑,日六至八次,腹部平软,小溲尚通,舌淡苔净,也无热度。先予附子理中汤温扶脾土,服四剂无效。且泻而滑泄,形色萎倦,睡时露睛,汗出较多,病情已急,除温中扶元外,需用止涩之品(嘱暂饮焦米汤代奶,因奶更增滑利也)。处方:

朝鲜参3(另炖冲入),炒石榴皮6克,御米壳4.5克,焦甘草3克,姜炭3克,淡附片3克,生龙骨12克,赤石脂12克,牡蛎15克,五味子2.4克,陈粳米()30克。

二剂以后,滑泄稍和,形神较振,胃气渐动;泻虽未止,初露生机,再以补涩并进。原方去牡蛎,姜炭减至1.8克,加炒怀山药9克,炒于术6克,以扶脾土。

三剂后便见稠鹜,日仅三四次,汗出减少,饥而欲食,病情出险入夷,嘱进脱脂母乳。处方:

米炒党参9克,炒于术6克,炒石榴皮6克,御米壳3克,赤石脂9克,五味子1.8克,焦甘草3克,炒怀山药9克,炮姜1.5克,炒麦芽9克。

连服五剂而安。最后以参苓白术散调治而收功。

二、“脚气型”婴儿泄泻

此型病儿的泄泻,有其一定特点:

(1) 出生后不久即有泄泻,色青、夹有奶块,次数频多,五六个月的婴儿,泄泻倒有四五个月;

(2) 小溲如常,饮食尚可,无脱水征,但面白神萎,烦吵不安,或有眼皮下垂,甚至抽搐易惊;

(3) 使用一般的中西药物,见效不大,反复不止;

(4) 如停哺母乳,往往泻止,若继续又哺,泻即复发。

由于哺乳引起泻作,使我们才从母乳上寻找原因。关于母乳可致儿泻,《景岳全书·小儿则》里即引录薛氏之说。我们对这类病儿的乳母,曾进行蹲踞、踝膝反射等试验,发现内有隐性脚气病存在。从而推想母乳中维生素B1不足造成婴儿维生素B1缺乏,可能是这类泄泻的原因。

现代医学中的婴儿脚气病,分成消化系、神经系、循环系三种表现。以消化系症状为主者,可出现轻泻,且认为乳母的维生素B1摄入量长期不足,新生儿即可发生此病,似与我们的观察类同。从中医观点看,成人脚气病有干、湿性之分,如乳母之隐性脚气病是湿性者,可有内湿留滞,乳中夹蕴湿邪,若是哺乳易致婴儿泄泻。因此,我们把这类泄泻暂拟名为“脚气型”婴儿泄泻,是否妥当,还请同道们指教。

治疗方法: 嘱令停乳,暂以米汤代之,如要继续哺乳,须在其母补充足够之维生素B1后方可,否则人工喂养,如无其他合并症,先消积化滞兼扶脾胃即可。

6. 乔某某,女,3个月。生后不久即持续泄泻,2月余不愈。每天最多一二十次,状如蛋花,色绿夹有奶块,无脱水征,小溲亦通,形神较软,舌苔薄润,多方药治无效。检查其母蹲踞、踝膝反射异常。此为“脚气型”泄泻,嘱停母乳,暂饮米汤,方以温运兼化乳积。处方:

炮姜1.8克,楂炭9克,炒麦芽9克,陈皮3克,焦白术6克,清甘草2.4克,木香1.8克,党参4.5克。

2天后大便成形,再进原方而愈。

按: 历年以来,此类病儿不少,求其病因,如法处理,疗效还是很迅速的。

三、 婴儿泄泻变症

1. 伤阴

泄泻伤阴,多由热泻传变而致。症见目凹囟陷,皮肤干燥,形神萎倦,口渴喜饮,口唇朱红,舌绛少津,脉象细数,哭无涕泪,小溲短少。治宜酸甘化阴,养胃生津。

7. 患儿,5个月,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泄泻近月,且伴高热旬余,用多种抗菌素及补液等治疗热不退,泻不止。来诊时呈一派伤阴之象,形神萎羸,舌红唇朱,口渴引饮,涕泪全无,睡时露睛,是为阴津消灼、元气虚惫、胃液耗竭之危证。此时既不可清凉重剂,又不可兜涩止泻,当务之急,应为救阴扶元。处方:

珠儿参6克,鲜石斛9克,花粉9克,鲜生地12 克,乌梅6克,陈粳米()30克,生草3克,鲜荷叶9克,皮尾参6(另炖冲入)

二剂后泄泻得瘥,热度稍退,病情初得转机,续进原法兼调脾胃,经旬日而愈。

按: 这类热泻伤阴之证,临床体会不能过用苦寒清热而竭胃气,只宜酸甘化阴,生津养胃,扶元救阴,使阴津一回,其泻可止。

2. 伤阳

伤阳多由寒泻传变而成,泄利过多或过久,致伤阳欲脱。症见面色白,四肢清冷,哭声低微,汗如黏液,舌淡无苔,脉象细微。此时亟当回阳救逆,附子理中汤为主方,且须重用参附,一般朝鲜参36克炖服;朝鲜参性味甘温,补虚固摄之功与人参相似,对脾胃虚寒、阳气衰微者更为合宜。附子用量可至6克,以回阳救逆,非重用不可。

8. 某男孩,8个月。禀体素弱,泄泻旬日,日十次左右。形体瘦弱,胃口不开,腹软溲长,睡时露睛,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证属脾肾阳虚,病情不轻,非参附殊难济急。处方:

朝鲜参4.5(另炖冲入),淡附片6克,炮姜2.4克,清甘草3克,炒麦芽9克,煨木香3克,煨肉果6克,益智仁6克。

三剂后便下成形,四肢稍温,小溲清长,面色不华,舌仍淡白。再以原方连服三剂,泻止胃和。但因体弱,续进温补而健复。

3.  阴阳两伤

婴儿泄泻过多过久,既可伤阴又可伤阳。且阴损可以及阳,阳损可以及阴。况稚阴稚阳更易出现阴阳两伤这一常中有变的症情,临床需要深入细辨。

9. 5个月的女婴,西医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症。来诊时便利不畅,次多量少,日约十次,腹满胀气,形神萎倦,纳差恶心,小溲短少,体温稍高,舌光红而干,乃阴液干涸、元气虚惫之象。遂用救阴扶元法。处方:

珠儿参6克,鲜石斛9克,花粉9克,生草3克,鲜生地12克,炒谷芽9克,乌梅6克,生扁豆9克,粳米()30克,皮尾参6(另炖冲入)

二剂后泄泻次数虽减,但仍下稀水,腹仍胀满,病势殊未见轻。细加诊察,见舌质光红略已转淡,体温亦低,汗出较多,这是病情已有变化,阴损及阳之证也。此时不宜单救其阴或单扶其阳,乃用回阳温脾合育阴养胃之法。处方:

皮尾参6(另炖冲入),附片1.8克,干姜1.5克,白术9克,石斛9克,粳米()30克,甘草3克,乌梅6克,五味子3克,龙骨9克,牡蛎15克,石榴皮9克,赤石脂12克。

五剂后泄泻渐止,大便如常,形神亦振,胃动腹软,阳回阴复,终于获得全效。

四、 婴儿泄泻逆症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变症,起于泄泻迁延不愈,症见腹胀如鼓,叩之中空,呼吸短促,食入即吐,而大便不畅,次多量少。现代医学名之为肠麻痹症,因于腹泻所致之低血钾,或“停滞性”缺氧;并指出,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此症在陈复正《幼幼集成》中有所记载,“虚胀者,或因吐泻之后……致成腹胀者,宜温中调气,厚朴温中汤;著虚而兼寒者,加附、桂”,症治似略接近。我们将此症称为逆症者,乃本于《内经》: “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一天之意)而死矣。”(《灵枢·玉版》,注释见《灵枢经白话解》)今人在症候归类上,将这样的症情列入“逆症”,是知症之危重。当然经旨所述,不专指小儿;但泄泻而见腹大胀鼓,类似于肠麻痹者,在小儿为多见,且尤危重。我们把婴儿泄泻中的虚胀腹鼓(肠麻痹症)称为逆症,亦是强调其危重之意,且服药治疗,往往胃不受药,服后即吐,进退两难,殊感棘手。

10. 陶某某,男,11个月。患泄泻而成虚胀,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作恶呕吐,气促不舒,小溲短少,大便不畅,次多量少,腹部鼓胀,叩之中空,舌红口燥。药入即吐,症属危重。遂用外敷之法。处方:

公丁香1.5克,肉桂1.5克,广木香1.5克,麝香0.15克。

上药共研细末,用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的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甚多,腹部稍软。上药续敷一次,气机舒缓,便下稀溏而通畅,腹部和软,形神即安,热度已净,舌质转淡,体质尚弱,予附子理中加味调理脾胃而安。

按: 本例的散剂,名曰温脐散,这是本人在临床中根据症情精思而创制的外用药,专治气机闭塞,腹大胀满之症,对于肠麻痹这一泄泻逆症,确有殊功。

本例的病机,我们认为是久泄脾惫,升降失常,中焦窒滞,则气阻于下而大便不畅,胃气上逆而呕吐吸促。在胃不受药的情势下,必须另觅途径,处以外敷之法,主用温香诸药,借麝香的渗透之力,深入肠内,旋运气机,使其频转矢气而升降复常。对于这类危急病儿,理应及早施治,故我们将前药研末作散,成为常备之品,以便随时需要取用,有利于抢救济急。

总之,婴儿泄泻之辨证论治,不外寒热虚实,但城市小儿,往往恣啖冰饮,寒泻者甚为多见;一病即呈寒象,用药常宜稍温。此外,对于哺乳小儿,泄泻时必须暂停吃奶,以米汤代之,否则往往使泄泻迁延难愈,反而得不偿失。

 

 

 

 

 

董廷瑶论儿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